dcsimg

灰林鸮 ( Chinese )

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
二名法 Strix aluco
Linnaeus, 1758 灰林鴞分布图
灰林鴞分布图

灰林鴞學名Strix aluco)是一種結實及中等身形的貓頭鷹,普遍分布在歐亞大陸的林地。下身淡色及有深色的條紋,上身呈褐色或灰色,已知11個亞種中有幾種不同的色型。一般會在樹孔中築巢,並會保護鳥蛋及雛鳥。灰林鸮不遷徙,有高度的區域性,雛鳥若離開父母後若不能找到領土就要面對捱餓的可能。

灰林鴞是夜間活動的猛禽,主要獵食齧齒目动物。灰林鴞會從高處俯衝下來捉住獵物,並將之整個吞下。夜間以視覺聽覺捕捉獵物,飛行時几乎没有声音。灰林鴞能夠捕捉較小的貓頭鷹,但年輕的灰林鴞有可能反被雕鴞蒼鷹狐狸等獵殺。

雖然灰林鴞的夜間視覺很強,但对颜色的分辨卻没有人類的靈敏。灰林鴞的夜間習性及怪異的叫聲,使人往往將其與死亡及不幸相聯繫。

色型

灰林鴞指名种有兩個不同的色型,其中一種的上身呈紅褐色,另一種的則呈灰褐色,也有介乎於兩者的。這兩種色型的下身都呈白色,布有褐色的斑紋。[2]

雖然兩種色型的灰林鴞在歐洲大部份地區都可以見到,但紅褐色的會較多在潮濕的西歐出沒,而灰褐色的則會多在东欧出現,在最北的地區,則所有灰林鴞都是灰色的。西伯利亞中亞的亞種呈白色及灰色,北非品種則呈深灰褐色,而南亞東亞種的面盤上有宽條紋。西伯利亞及斯堪的納維亞亞種比西歐亞種大12%、重40%及翼展闊13%[3],根據伯格曼法则估計,北方形態一般都比南方的大。[4]

灰林鴞的羽毛顏色是遺傳而來的,研究發現灰褐色的灰林鴞繁殖成功率較高,免疫系統較強,体内的寄生蟲较少。灰林鴞交配時並不會選擇毛色,故此減低了逆選擇的壓力。紅褐色的灰林鴞較多在密林出沒;而根據格洛格氏法則,較淺色的灰林鴞會在較冷的地方出沒。[5][6]

外形特点

灰林鴞是一種壯健的鳥,體長37-43厘米,翼展達81-96厘米。頭大而且圓,沒有耳状羽,圍繞雙眼的面盤較為扁平。灰林鴞是兩性異形的,雌鳥比雄鳥長5%及重25%。[7]

同多数猫头鹰一样,由於灰林鴞的羽毛表面較軟,因此飛行時几乎没有声音。[8]灰林鴞與同區域其他貓頭鷹在身长大小、外觀及翼展上有差异。烏林鴞雕鴞長尾林鴞有著相似的外觀,其中雕鸮的體型最大。[9]

 src=
鴿比較下的視場。左图为鸽的视场,右图为鸮的视场。浅蓝色显示单眼的视觉范围,深紫色显示双眼重叠视觉范围。由图可见鸮的双眼的视觉范围重叠部分较大。

灰林鴞的眼睛在頭部的正面,兩眼的視覺範圍重疊了50-70%,因此其立體視覺比日間出沒的猛禽更好。[10]灰林鴞的眼睛很大,呈管狀,视网膜上仅有一个中央窩,同许多夜行性的猫头鹰一样,灰林鸮仅有視桿細胞而沒有視錐細胞,因此拥有很好的夜視能力。[11][10]灰林鴞的視網膜上每平方毫米約有56000個視桿細胞,以前以为它可以看到紅外線的部份[12],但其實它的視覺敏感度與人類的差不多,已經達至陸生脊椎動物視網膜解析度的極限。[13]

 src=
貓頭鷹的視網膜结构示意图,其中只有一個中央窩(fovea)。[14]

灰林鴞的兩隻耳朵有不同的結構,分佈位置不對稱,用以加強聽覺定位。在頭顱骨內的管道連接著鼓膜,兩耳的聲音會於不同時間到達鼓膜,令牠可以判断聲音的來源。一般左耳孔較右耳孔高及向下傾斜,有助于增強對由下而來的聲音的敏感度。[10]兩個耳孔都是覆蓋在面盤的羽毛下,這些羽毛轻软细密,可以讓聲音穿透,还有皮膚亦可以控制這些羽毛[3]耳朵的內結構有大量的聽覺神經元,令灰林鴞可以聽到低頻率的聲音,如獵物因在草叢中移動所造成的震動。[3]灰林鴞的聽覺比人類的強10倍[3],可以只憑聽覺在夜間獵食。不過大雨卻會影響牠們的聽覺,雨季時往往難於獵食。[10]

灰林鸮发出的“咕咕”声
雌性灰林鸮发出的“哆喴”声

灰林鴞會發出咕咕聲,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就在喜剧《爱的徒劳》(Love's Labour's Lost)中形容过这种叫声(第五幕第二场):“大眼睛的鸱鸮夜夜高呼:哆呵!哆喴,哆呵!它歌唱着欢喜”。灰林鴞的這種叫聲是一種二重唱,雌鳥會发出“哆喴”的叫声,雄鳥則以咕咕聲來回應。[2]雄鳥的叫聲会反映其健康状况,比如當少用高頻的時候,顯示血蟲負荷較高。若使用較有限的頻率時,表示視對方为入侵者。[15]

科學分類

灰林鴞最初是由卡爾·林奈(Carolus Linnaeus)於1758年在其《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的著作中描述。[16]學名是來自「貓頭鷹」的希臘文,及「褐色」的義大利文[7]

灰林鴞屬於鴟鴞科林鴞屬,其最近親是漠林鴞,而其北方的鄰居有長尾林鴞北美洲橫斑林鴞[3]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的Strix intermedia有時會被認為是灰林鴞的古亞種,或是其直接祖先。[17]

灰林鴞的亞種分辨不易,主要是根據環境氣溫、棲息地的顏色及獵物的大小來形成。現時共有10-15個亞種已被描述。[3]以下是已經確認的亞種:[18]

 src=
可能是西方的S. a. sylvatica
亞種 分佈 描述者 S. a. aluco 歐洲北部及中部,由斯堪地那維亞地中海黑海 林奈,1758 S. a. sylvatica 歐洲西部,包括英國 喬治蕭,1809 S. a. nivicola 尼泊爾中华人民共和国東南部,南至緬甸泰國北部 艾德華·布萊,1845 S. a. biddulphi 印度巴基斯坦西北部 Scully,1881 S. a. willkonskii 巴勒斯坦伊朗高加索北部 Menzbier,1896 S. a. mauritanica 非洲西北部,由摩洛哥突尼西亞毛里塔尼亞 Witherby英语Henry Witherby,1905 S. a. sanctinicolai 伊朗西部及伊拉克東北部 Zarudny,1905 S. a. ma 中國東北部及大韩民国 H. L. Clark英语Hubert Lyman Clark,1907 S. a. harmsi 土庫曼 Zarudny,1911 S. a. siberiae 俄羅斯中部,由烏拉山脈西伯利亞西部 Dementiev,1933 S. a. yamadae 中華民國 Yamashina,1936

分佈及棲息地

 src=
古代落葉疏林適合灰林鴞棲息。

灰林鴞斷斷續續的分佈在歐亞大陸,由英國伊比利半島東至韓國,南至伊朗喜瑪拉雅山S. a. mauritanica這個亞種則遠至非洲西北部。愛爾蘭沒有灰林鴞,而在巴利阿里群島加那利群島則是稀客。[9]

灰林鴞棲息在落葉疏林,有時會在針葉林中,較喜歡近水源的地方。牠們在城市則棲息在墓地、花園及公園。在較寒冷的地區,牠們主要分佈在低地,但亦有在海拔550米的蘇格蘭、1600米的阿爾卑斯山、2350米的土耳其[9]及2800米的緬甸繁殖。[3]

灰林鴞所分佈的地區達1千萬平方公里,估計單在歐洲的數量就達97-200萬隻。雖然未有量化牠們的狀況,但相信整體是在增長,故在IUCN紅色名錄中屬於最低關注的物種。[1]牠們向比利時荷蘭挪威烏克蘭伸延,在歐洲各國的數量則很穩定或略有增長。在芬蘭愛沙尼亞義大利阿爾巴尼亞卻有下降的情況。[9]

行為

生育

 src=
雛鳥會於長羽毛前離開鳥巢。

灰林鴞1歲開始就會尋找伴侶,並會共同渡過餘生。配對後的灰林鴞會終生保護領土,領土只有很少的變動。日間牠們在坐在樹幹附近的樹枝上,於7月-10月間分開棲息。[9]棲息中的灰林鴞有時會被雀鳥所發現及騷擾,但一般都會不理牠們。[3]

灰林鴞一般在樹孔中築巢,但亦會住在喜鵲的舊巢、松鼠巢、建築物的孔洞或人工鳥巢。牠們於2月之後在南部築巢,但在斯堪地那維亞的灰林鴞卻很少會於3月中前築巢。[9]所產的蛋呈光白色,48毫米 x 39毫米大,重39克,當中有7%是蛋殼。一般情況下會產兩或三顆蛋,並由母鳥獨自孵化30天,雛鳥約需35-39天來長出羽毛。[7]雛鳥長出羽毛後10天就會離開鳥巢,躲在附近的樹枝上。[9]

灰林鴞會極力保護自己的巢穴及雛鳥。由於牠們飛行時很靜,很多時可以先發制人,給予對方攻擊。[3]灰林鴞雙親會繼續照顧長出羽毛後的雛鳥二至三個月,但到了8月至11月,雛鳥就會離開並尋找自己的領土。若牠們未能找到,則很可能捱餓。[9]雛鳥的生存率不明,但成年每年的生存率為76.8%。灰林鴞一般壽命約為5年[7],但亦曾發現有分別超過18歲及27歲的的野生及飼養灰林鴞。[3]

灰林鴞的天敵有較大的鳥類,如長尾林鴞雕鴞蒼鷹普通鵟等。松貂會破壞巢穴,而寒鴉更會在孵蛋的雌鳥上築巢,令雌鳥及雛鳥死亡。[3]丹麥的一項研究顯示有36%的雛鳥是在長出羽毛而獨立期間被赤狐所殺。於4月的死亡率會由14%上升至6月的58%。[19]

攝食

 src=
堤岸田鼠是灰林鴞的獵物之一。

灰林鴞多滑翔,比其他歐亞大陸貓頭鷹較少拍動雙翼,飞行高度较高。[9]灰林鴞差不多只在夜間獵食,以齧齒類、大如子的哺乳動物鳥類蚯蚓甲蟲等为食。在城市中,灰林鴞主要獵食其他鳥類。[9]

灰林鴞一般會吞下整隻獵物,会将不能消化的部份吐出唾余,在樹下作為築巢之用。[8]

較弱小的縱紋腹小鴞長耳鴞不會與灰林鴞同住,並會生活在不同的環境。灰林鴞若到了城市中,很多時也會趕走了原住的倉鴞[3]

在文化中的角色

 src=
灰色的灰林鸮

灰林鸮往往被看作是一種壞運氣的徵兆,而莎士比亚更在《恺撒大帝》第一幕第三场中這樣描述灰林鸮:“昨天正午的时候,夜枭栖在市场上,发出凄厉的鸣声”。英國著名艺术评论家约翰·拉斯金被引述這樣說:“無論聰明人如何形容牠們,我至少發現了一件事:貓頭鷹的呼聲對我來說一直預示著禍害。”[20]

英國詩人威廉·華茲華斯在他的詩《關於一個男孩》(About a boy)中也描绘了灰林鸮的叫聲。[21]

参考资料

  1. ^ 1.0 1.1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trix aluco.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4.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2014 [2016-06-12].
  2. ^ 2.0 2.1 Mullarney, Killian; Svensson, Lars; Zetterstrom, Dan; Grant, Peter. Collins Bird Guide. London: HarperCollins. 1999: 206. ISBN 0-00-219728-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Voous, Karel H.; Cameron, Ad (illustrator). Owl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London: Collins. 1988: 209–219. ISBN 0002194937.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4. ^ (德文) Bergmann, Carl. Über die Verhältnisse der Wärmeökonomie der Thiere zu ihrer Grösse. Göttinger Studien. 1847, 3 (1): 595–708.
  5. ^ Brommer, Jon E.; Kari, Ahola ; Karstinen, Teuvo. The colour of fitness : plumage coloration and lifetime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the tawny owl. Proceedings -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iological sciences. 2005, 272 (1566): 935–940. doi:10.1098/rspb.2005.3052.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6. ^ Galeotti, Paolo; Sacchi, Roberto. Differential parasitaemia in the tawny owl (Strix aluco): effects of colour morph and habitat. Journal of Zoology. 2003, 261: 91–99. doi:10.1017/S095283690300396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7. ^ 7.0 7.1 7.2 7.3 Tawny Owl Strix aluco [Linnaeus, 1758]. BirdFacts. British Trust for Ornithology (BTO). [2008-05-31].
  8. ^ 8.0 8.1 Brown, Roy; Ferguson, John; Lawrence, Michael; Lees, David. Tracks and Signs of the Birds of Britain and Europe (Helm Identification Guides). Christopher Helm. 1987: 86. ISBN 074700201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Snow, David; Perrins, Christopher M (editors). The Birds of the Western Palearctic concise edition (2 volum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907–910. ISBN 0-19-854099-X.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0. ^ 10.0 10.1 10.2 10.3 Burton, Robert. Bird Behaviour. London: Granada Publishing. 1985: 44–48. ISBN 0246124407.
  11. ^ Sinclair, Sandra. How Animals See: Other Visions of Our World. Beckenham, Kent: Croom Helm. 1985: 88–100. ISBN 0709933363.
  12. ^ Hecht, Selig; Pirenne, Maurice Henri. The sensibility of the nocturnal long-eared owl in the spectrum.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 1940, 23: 709–717. doi:10.1085/jgp.23.6.709.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3. ^ Martin, Graham R. Absolute visual threshold and scotopic spectral sensitivity in the tawny owl Strix aluco. Nature. August 1977, 268: 636 – 638. doi:10.1038/268636a0.
  14. ^ Güntürkün, Onur.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eye. (编) Sturkie, P. D. Sturkie's Avian Physiology 5th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1998: 1–18. ISBN 0-12-747605-9. 引文格式1维护:冗余文本 (link)
  15. ^ Redpath, Stephen M.; Appleby, Bridget M.; Petty, Steve J. Do male hoots betray parasite loads in Tawny Owls?.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 2000, 31 (4): 457–462. doi:10.1034/j.1600-048X.2000.310404.x.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16. ^ (拉丁文) Linnaeus, C. 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Tomus I. Editio decima, reformata. Holmiae. (Laurentii Salvii). 1758: 93.
  17. ^ (德文)Jánossy D. Musil R. (ed.), 编. Stránská skála I. Anthropos (Brno). 1972, 20: 35–64.
  18. ^ Strix aluco. [2016-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19. ^ Sunde, Peter. Predators control post-fledging mortality in tawny owls, Strix aluco.. Oikos. September 2005, 110 (3): 461–472,. doi:10.1111/j.0030-1299.2005.14069.x.
  20. ^ Armstrong, Edward A. The Folklore of Birds: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Some Magico-Religious Traditions. London: Collins. 1958: 114.
  21. ^ Wordsworth, William; Coleridge, Samuel Taylor. Lyrical Ballads. London: Longman. 1800.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外部連結

 src=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灰林鸮  src= 维基物种中的分类信息:灰林鸮
 title=
license
cc-by-sa-3.0
copyright
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

灰林鸮: Brief Summary ( Chinese )

provided by wikipedia 中文维基百科

灰林鴞(學名:Strix aluco)是一種結實及中等身形的貓頭鷹,普遍分布在歐亞大陸的林地。下身淡色及有深色的條紋,上身呈褐色或灰色,已知11個亞種中有幾種不同的色型。一般會在樹孔中築巢,並會保護鳥蛋及雛鳥。灰林鸮不遷徙,有高度的區域性,雛鳥若離開父母後若不能找到領土就要面對捱餓的可能。

灰林鴞是夜間活動的猛禽,主要獵食齧齒目动物。灰林鴞會從高處俯衝下來捉住獵物,並將之整個吞下。夜間以視覺聽覺捕捉獵物,飛行時几乎没有声音。灰林鴞能夠捕捉較小的貓頭鷹,但年輕的灰林鴞有可能反被雕鴞蒼鷹狐狸等獵殺。

雖然灰林鴞的夜間視覺很強,但对颜色的分辨卻没有人類的靈敏。灰林鴞的夜間習性及怪異的叫聲,使人往往將其與死亡及不幸相聯繫。

license
cc-by-sa-3.0
copyright
维基百科作者和编辑